新聞詳情

養老產業政策紅利多,未來如何發展

發表時間:2021-11-11 10:25

2021年養老供給進一步發力,養老市場進入新周期。截至2021年2季度,累計養老機構數量3.91萬家(去年同期3.58萬家),同比增長9.2%。

基于七普數據的人口老齡化現狀和老齡化國家戰略,2021年養老行業迎來大變革,養老政策全面轉向養老產業化,致使養老政策與市場“雙螺旋”快速交融,諸多細分領域被激活,橫縱向交織,一張養老產業網加速形成,隨著產業政策逐步落地,養老產業藍圖愈加清晰,“養老+”模式全面開啟。

01 政策養老開始向產業養老轉變

養老政策改革進入深水期,產業化特征凸顯。隨著2020年七普數據公布,中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凸顯已經成為不可避免的社會性問題,同時面臨生育率持續下降現實問題,低生育率與高老齡化形成鮮明的“剪刀差”,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迫在眉睫。2021年作為十四五規劃首年,養老產業已通過多維度政策來積極應對老齡化國家戰略,如家庭養老床位試點、第三支柱養老保險試點、長期護理保險試點、養老理財產品試點、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、地方性長護險立法、地方性養老機構評級、家庭適老化改造等。

養老產業化進程加快,市場開啟“養老+”模式。2021年是養老政策的關鍵轉折年,養老政策改革進入深水期,由行業培育政策階段全面進入產業孵化政策階段,養老產業化正式到來。隨著政策引導,養老市場全面開啟“養老+”模式,如養老+科技、養老+金融、養老+物業、養老+地產、養老+保險、養老+健康、養老+醫療、養老+旅游、養老+文化、養老+教育培訓等。

02 養老產業供給多維度發力

2021年養老供給進一步發力,養老市場進入新周期。民政部數據,截至2021年2季度,累計養老機構數量3.91萬家(去年同期3.58萬家),同比增長9.2%;養老床位495.1萬張(去年同期450.1萬張),同比增長10%。從市場表現看,自2013年養老元年至今,市場總體分為三大階段,2013-2015年養老市場維持負增長,2016-2019年養老市場進入低速增長期,自2020年起養老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,從市場層面印證了養老進入了產業化爆發式增長新周期,市場表現節節攀登。




在養老政策推動下,養老供給結構正在加速轉變。首先是十四五期間政府主力推動的普惠性養老,通過街道養老綜合體、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、養老驛站等構建網格化養老站點,為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提供支撐;其次是市場方面的機構養老,借助企業優勢,布局中高檔養老機構,推動養老向高品質、多樣化升級;然后是市場層面,近年來不斷涌現出養老互聯網平臺,借助平臺模式提供養老服務,如護聯體手拉手、阿里健康寸心草、小柏家護、網約護士等;最后是通過傳統物業升級改造,實現物業+養老模式等。

一、養老生活場景構建——十五分鐘養老服務圈正在加速形成。

15分鐘養老服務圈來臨,已全面開啟未來養老服務方式的革新。2021年民政部副部長高曉兵發布,十四五期間,國家將健全養老服務體系,在城市地區建立“15分鐘養老服務圈”,在農村要建立縣、鄉、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。截至目前,各地方政府已陸續啟動15分鐘養老服務圈建設計劃,至此,養老服務方式變革全面開啟。如浦東模式,基于15分鐘養老服務圈,通過一個互聯網平臺,把各個服務部門、各種養老資源、各類服務提供者整合在一起,老年客群可以在平臺上根據需求直接下單,在15分鐘養老服務圈內以最快速度,促使供需雙方完成配對——構建互聯網中心平臺+養老服務資源+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閉環模式。


加速多產業融合發展,擴大適老產品與服務多樣化供給。未來隨著15分鐘養老服務圈形成,將極大促進養老產業與體育、旅游、文化、家政等融合發展,加快推動養老向高品質、多樣化升級。

二、全面推進養老產業補貼與養老融資等扶持政策。

養老補貼全面推進。為破解養老產業的資金難題,國家層面出臺多項扶持政策,如養老補貼、專項資金扶持計劃、長護險試點、稅費減免、高齡老年人津貼等等。一方面解決企業在籌建過程中的成本大、回收周期長、盈利能力難等問題;另一方面,是逐步疏通社會剛需老年客戶的支付難題。

養老融資渠道逐步拓寬。政策主導融資模式的轉變,鼓勵銀行融資、上市融資、商業保險機構投資或參股、鼓勵養老企業發債、養老信托、養老基金等。

03 支付能力較弱仍是關鍵問題

當下養老市場的支付能力制約了養老產業發展。目前,養老市場的消費群體已經開始向多樣化轉變,隨著60后人群開始進入退休,養老消費將迎來變革,但目前養老市場主流群體仍為30后、40后(高齡老年人群)和50后(未富先老人群),其消費水平和購買力較低,給當下養老行業帶來支付難題,市場表現為全國養老機構入住率僅為50%(數據來源為2020年民政部第三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)。

區域養老發展兩極分化,加劇了區域間的養老服務供需失衡。隨著七普數據公布,中國各區域人口老齡化特征差異顯著,養老產業在各區域間發展極不平衡,尤其是東北和中西部區域,年輕人口紛紛向東部區域流動,助漲了東部區域整體經濟活力和養老保險基金的積累,而養老負擔卻留在了原地,阻礙了人口流出地的養老產業發展。其中2020年中國各區域養老金結余中,僅有7個省市是正值,3個區域收入與支出持平,其余全部為負值,區域養老產業發展兩極分化進一步加劇。

養老產業壁壘仍然存在,行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截至目前,雖然有49個城市開啟長護險試點,但是距離全國推廣仍需時日。同時,涉及企業用地難、醫養融合難、融資難、以及康養運營和護理人才仍然短缺等仍是行業突出問題,養老行業還需要進一步完善。

養老產業的路上,道阻且長,行而不輟,未來可期。

文章來源:物業大數據


分享到:
姓名
*
聯系方式
*
企業名稱
*
提交
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富二代